当前位置:易安居 > 黄历 > 民俗节日 > 农历节日 >

2016姑姑节是几月几日 2016猴年六月六是什么节日

日 期:2015-06-10 17:30 来 源:易安居吉祥网
每年的六月六被称为姑姑节,是我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,此节是民间影响较为广泛的一个节日。姑姑节又被称为洗晒节、尝新节、晾经节、虫王节、姑姑节、天贶节等。布依族、侗族、壮族、瑶族等少数民族还有许多不同的叫法,甚至有称为“小年”的,可见其隆重程度。那么,2016年姑姑节是几月几日?易安居马上给大家来解答。

 
 
2016姑姑节是几月几日
 
2016年姑姑节于公历(阳历)2016年7月9日,农历(阴历)2016年六月初六,星期六。干支为:丙申猴年 乙未月 壬辰日。
【宜】祭祀、冠笄、作灶、交易、纳财
【忌】开渠、造船、安床、安葬、破土

 
 
姑姑节的由来
 
相传春秋时期,晋卿狐偃骄傲自大,气死亲家赵衰。一年晋国遭灾,狐偃外出放粮,说好六月初六日回家过寿。女婿决定乘狐偃祝寿之机,刺杀丈人,以报父仇。女儿探知此事,赶回娘家报了信。狐偃放粮归来,看到了民间疾苦,后悔未听亲家忠告,回家又听到女婿的预谋,更加悔痛,于是幡然悔悟,翁婿和好,倍加亲善。为了记住这个教训,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请女儿、女婿回来,征求意见,了解民情。这一做法后来传到民间,老百姓个个争相效仿,也都在六月六日请回闺女,取其改过、解怨、免灾去难之意,相沿成习,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,称为“姑姑节”。
据说,我国酒令之“六六大顺”,其原意就是源自“请姑姑”之俗:由于六月六日处于气候多变时节,有女儿嫁出的人家就会祈盼这天天气晴好,让女儿顺顺利利回家来,时间久了,人们的这种思亲之情就反映在酒令中了。
 
各个民族过六月六
 
各地区节日内容和起源不同,因此各民族的六月六有自己的名称,具体如下:
洗晒节
农历六月初六,民间称为“洗晒节”,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,再加上值雨季,气候湿,万物极易霉腐损坏,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,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。
民谚有云:“六月六,人晒衣裳龙晒袍”“六月六,家家晒红绿”,“红绿”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。民间的轿铺、估衣铺、皮货铺、旧书铺、字画店、药店以及林林总总的各类商店,都要晾晒各种商品。当年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,但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,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,都要进行沐浴洁身,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。
 
尝新节
农历六月六日,又称“尝新节”“半年节”,是农村的隆重节日。农家从田中摘取少许将熟的稻穗,搓成米粒,煮成新米饭,杀鸡宰鸭,举行家宴,叫做尝新。
宴前,先将饭菜供天地,祭祖先,再将新米饭喂给狗吃,然后按家中长幼次序尝新米饭。民间传说稻种是狗从天上偷来的。当时世上没有水稻,狗漂洋过海跑到天上,在谷种上打了个滚,浑身上下粘满了谷粒,回来浮游天河时,身上的谷粒被水冲洗掉了,仅翘着的尾巴上剩下几粒谷子,带回人间后,才有了水稻。
“尝新节”是瑶族、侗族、仡佬族、苗族、布依族、白族、壮族、畲族、景颇族、拉祜族、傈傈族等众多民族的传统节日。其中有些民族的尝新节是在农历七八月秋收时庆祝。
 
晾经节
传说唐僧从西天取经归来,途中经书掉进河里,赶紧捞起来晒干,而这天正是六月六,后来寺庙里就把六月六作为晒经书的日子。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要在这一天举行“晾经会”,把所存的经书统统摆出来晾晒,以防经书潮湿、虫蛀鼠咬。
如旧京的白云观藏经楼里,藏有道教经书五千多卷,在每年的六月初一至初七,白云观要举行晾经会,届时道士们衣冠整洁、焚香秉烛,把藏经楼里的“道藏”统统拿出来通风翻晒。
广安门内著名的善果寺每逢六月初六也要作斋,举办“晾经法会”,僧侣们要礼佛、诵经,届时开庙一天。
江苏民间称六月六为“翻经会”,是日,诸寺庙要曝晒藏经,僧人一天来不及搬晒,就招来信徒帮忙。语谓“翻经十次,他世可转男身”,僧人告诉妇女们,连续十年来翻经晒书,转世投胎后会变男身。在旧社会,妇女一生比男子更劳累,生儿育女,操持家务,都希望能变成男子更有自由,所以有了这种观念,都会自觉地去寺庙翻经晒书。
 
天贶节
六月六还被称作“天贶节”(贶,赐赠的意思),起源于宋真宗赵恒。某年的六月六日,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,遂定是日为天贶节,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。天贶节的民俗活动,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,但有些地方还有遗风。江苏的不少地方,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,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炒面,有“六月六,吃了糕屑长了肉”的说法。
又有说天贶节起源于宋代颍州。宋神宗是一位迷信神仙的皇帝,传说他在颍州做太子时,有一年的六月六日,他告诉别人说梦中神仙赐予他一部天书,读完就会当上皇帝。第三年,他果然当了皇帝。为此,他就钦定这天为天贶节,并将颍州改名顺昌,寓意飞黄腾达之地。
 
禾苗节
每年六月初六那天,桂东的东洛乡就会有人自发组成一支“禾苗节”民俗队伍,当天这小村子里一个大操坪里锣鼓喧天,唢呐嘹亮,十几人舞起稻草龙,上下翻腾,或回首摆尾,或左旋__右转……稻草龙后面跟着一条长长的队伍,六人左手提一小袋丰熟(收)米,右手提着一艘一尺大小的游船仔(稻草船);六人左手提着一只仔鸭,右手提着一些祭祀品。朝着农家走去。稻草龙每到一户农家,这家就会放鞭炮迎接,稻草龙进屋去向神龛点三下头,六只仔鸭也要向神龛点几下头。队伍里有人给屋主送上一包丰熟米,预祝这户人家今年一定丰收。屋主用碗接住放妥后,从大门后拿出一包事先捉到的用红纸或南瓜叶包好的青虫、白叶虫、打屁虫等害虫放在游船仔,意即包里的害虫是虫王,把虫王捉到了,田土中所有的害虫随着全消失了。然后,稻草龙在悠扬的唢呐声和节奏明朗的锣鼓声中欢快起舞。不论乡邻们住山侧还是住山腰,“禾苗节”民俗队都得全部走齐村子里所有的人家。
稻草龙离开农家。农家会在山炕垅段、田间地头、庭院里焚香祭祀,祈求五谷丰登。有的也会杀一只鸭子取血喷于方幅草纸上,制成小旗插在田头地角,备酒烛香等祭品,祈求田神确保丰收,俗称“祭田神”。
“禾苗节”民俗队伍一行,在每家每户走遍之后,大家登上离村子不远的佛道并存的寺院道观——回龙仙。在那里向菩萨和太上老君画像虔诚焚香燃烛,呈祭果、杀仔鸭……大礼祭祀。毕后,把游船仔里的害虫集中起来在一块平地上火焚掉,愿青苗茁壮并获得丰年。
 
虫王节
六月六,又是民间的虫王节。六月间百虫滋生,尤其是蝗虫等,对农业是莫大威胁。人们一方面积极捕蝗,如利用火烧、以网捕捉、用土掩埋、众人围扑等方法,尽力消灭蝗虫;另一方面则祭祀虫王,如青苗神、刘猛将军、蝗蝻太尉等,祈求庄稼免遭虫害,五谷丰登。同时也利用各种巫术手段驱虫。
虫王节也流行于黑龙江、吉林等满族聚居的地方。
 
布依族过小年
在布依族,“六月六”节已有悠久的历史,来历传说不一。其中一种说法是,在人类早期,布依族的始祖“盘古”擅长种水稻,并把这种技术传授给当地的人民,后来盘古在六月六日去世。人们为了纪念他,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杀猪宰羊,包粽子,举行祭盘古,供祖先的活动,以示子孙延续、五谷丰收,年复一年,就形成了这个民族节日。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一带,相传清同治九年六月初,兴义县大土豪刘三勾结龙广大地主刘四,屠杀安龙布依族群众。人民不畏强暴,奋起反抗,于六月六日这天击败敌人。于是人们在这一节日中加进了纪念人民起义胜利的内容。
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,有过“小年”之称。节日来临,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,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,沾上鸡血或猪血,插在庄稼地里。传说这样做,“天马”(蝗虫)就不会来吃庄稼。
节日的早晨,由本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,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、扫寨赶“鬼”的活动。除参加祭祀的人外,其余男女老少,都要穿上民族服装,带着糯米饭、鸡鸭鱼肉和水酒,到寨外山坡上“躲山”(当地汉族人民称为赶六月场)。祭祀后,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“鬼”,而“躲山”群众则在寨外说古唱今,并有各种娱乐活动。
夕阳西斜时,“躲山”的群众一家一户席地而坐,揭开饭箩,取出香喷喷美酒和饭菜,互相邀请做客。一直等到祭山神处响起“分肉了!分肉了!”的喊声,人们才选出身强力壮的人,分成四组,到祭山神处抬回四只牛腿,其余的人相携回到家中,随后各家派人到寨里领取祭山神的牛肉。
 
苗族苗歌节
“苗歌节”,是苗族人民隆重的传统节日。每年农历六月六日那天,苗族人民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歌节活动,来纪念为苗家争取自由幸福而战死沙场的苗族英雄。
在这一天,吃过了“眼屎”,湘黔过境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,从高高的腊尔山上,从秀丽的乌巢河畔,从苗歌之乡的勾良苗寨,从凤凰山乡的五营四哨,来到“六月六”盛会的歌场,吹术叶、打花鼓、吹唢呐、吹芦笙、唱歌对歌。一时间,歌声四起,笑语满坡,他们放开歌喉,尽情歌唱,悠悠的苗歌声,你问我答,此起彼伏,几多的美好啊,几多的动听;唱得山泉水停止了流淌,唱得画眉鸟停止了歌唱。这时,老歌师唱起了古老的《缅怀歌》,那深沉古老的歌喉,那如泣如诉的情调,把人们带回了悠远古老的年代:
乌巢河水啊日日夜夜地流淌,有一条坟龙哟在潭里深深隐藏。勾良苗寨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,他为苗家争自由过上美好的时光。那是一个凄风苦雨的年代啊,英雄斩杀了凶恶残忍的豺狼。月亮山顶的将星陨落苗寨哟,缅怀歌世世代代在苗山寨里传唱。
 
哈尼族六月节
六月节,哈尼语叫“苦渣渣”节,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,为期三至六天。节日里杀牛祭神,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、摔跤,唱歌跳舞,尽情欢乐。有些地方在这天夜里还要在家里点燃松明火把,打去什物。
每逢节日到来,哈尼族少不了备有三样莱:沟边的水芹菜,田埂上的鱼腥菜、山上的柴花菜。此外还有凉拌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。过节期间、家家都割来芭蕉叶铺在桌子上,堆满各种菜肴。除妇女外,全家大小和客人围坐在一起喝水酒、吃美味、唱哈巴。
六月节又是青年人选择对象和充满浪漫色彩的、欢乐而甜蜜的定情日子,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把牢山和蒙乐山装扮得花团锦簇。成千上万的姑娘打着白伞、穿着白裤衩,像洁白娇艳的白杜鹃飘落在树荫下,忽闪在绿茵里。小伙子们也成群结队,吹着把乌,弹着琴弦,目光在姑娘们的脸上流连着,中意后即离开自己的伙伴跟踪而去。片刻,绿茵中,岩壁下,低沉而委婉的“阿茨”歌声飘起来了,双方开始询问姓名、年龄、家庭,或有关天上地下百科知识的考试,如果合格就在一起,否则就分道扬镳。
关于六月节的来历,哈尼族民间传说在远古时代,哈尼族崇拜一个“神爷”名叫威咀,每年五六月间,他都要到各山寨巡视,看看人、牲畜和庄稼,给人们带来幸福,为了表示对威咀的虔诚,哈尼人扛来秋千,给他做骑的“白马”;采回松枝、青草、皮菜,筹办丰盛的饭菜和马料,迎接他进寨,并架起飞转的“磨秋”,以驱害除邪,保护山寨的安宁。从此世代相传,逐步演变成为哈尼族的民族节日。
 
壮族过小年
农历六月初一是壮族一年一度的六月节(因地域不同,有的地方是过农历七月初一),又叫过小年,亦有“六郎节”“七郎节”的不同称谓。相传,壮族首领农智高从敌人重围突破出来后,六月里经过的地方在六月过节,七月里经过的地方在七月过节。宋朝皇帝十分忌恨农智高,严禁人们纪念他,壮族人民于是把六月节称为六郎节,七月节称为七郎节,借过节之名纪念自己的民族英雄。
文山州境内壮族侬支系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——六月节是在农历六月初一举行。节日期间,三天不做任何农活(和春节一样),村村寨寨、家家户户宰牛杀鸡、做五色糯米饭,进行祭祀活动,极为热闹、欢快。届时,一般按族规规定,酒肉饭菜备办就绪之后,先由寨主在村头祭献壮族首领农智高,尔后各家各户可在门前摆上竹榻祭献、祈祷。这天晚上,还要举行扫除“杨鬼”的活动:以村为单位,杀鸡、猪、鸭、狗和用谷草捆成形形色色的魔鬼,敲锣打鼓,由“仆摩”念咒语进行驱赶。在某些壮族村寨还举行隆重的体育运动,如:抢花炮、打篮球、赛马等等。
在这一天,壮族妇女染五色糯米饭,互相比较所染的颜色,看谁的颜色最鲜艳。第二天以后还要将自己所染的五色饭背到娘家拜年,其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。
 
土家族晒龙袍
绝大部分土家族都将六月六称之为“晒龙袍”,与汉族称谓基本相同。关于六月六来源的传说很多,其中最广泛的说法是:这一天是湖南茅岗土司王覃篨(亦作覃垢)蒙难之日。相传,覃篨为反抗封建王朝的民族压迫,在这天惨遭杀害。在刑场上,覃篨怒目圆睁,当刽子手凌迟剥皮时,忽然从他身上飞出九条金龙,霎时天昏地暗,日月无光。朱元璋吓得从金殿龙椅上晕倒在地,连忙爬起来祷告苍天。同时下令将人晒干,扎成覃篨像,让他每年坐七天帝位。土家族人将覃篨血染的战袍抢回来洗净晒干,立庙祭祀,谓之“晒龙袍”。从民间传说看,六月六是土家族的一个重要的纪念性节日。
在土家族,“晒龙袍”是与祖先有关的习俗。此外,土家族六月六还有与天、地、神、年有关的丰富的节日习俗。与天有关的习俗主要有“敬太阳神”:湘西部分土家人认为六月六是太阳的生日,要敬祭太阳神,祈求太阳神赐给阳光,温暖万物,确保丰收。与地有关的习俗是“尝新谷”:六月六这天若逢卯日,又称尝新节,部分土家人家家打新谷,做新米饭,佐以鳝鱼为菜,以示有余;有的地方人们煮酒杀牲敬神,感谢、祈祷神灵赐与丰收。与神有关的习俗是“烧黑神”:利川、龙山等地的土家人相信黑神能驱邪除秽,每年六月六这天燃烧香烛,抬着披红挂彩的黑神游行,名曰“烧黑神”。
 
侗族六月六
侗族人是古骆越人的一个分支。很久以前,他们从南方迁徙到现在的肇兴后,住了若干年,但总觉得肇兴这个居住环境不太好,人丁不旺,总想着另外寻找一个比这更好的地方居住下来。一天,一位名叫陆龙暖的侗族男子主动站出来,愿意自己前往探寻。然而,苦寻无果后,陆龙暖竟然走迷了路,只好投宿一户苗族人家。主人十分热情地款待了他,并为陆龙暖准备了许多食品,有腌鱼、腌肉、糯米饭,末了,还用一种宽大的竹叶(箭竹叶)一小包一小包地包了一些生糯米,嘱咐陆龙暖吃完熟食后,如果还到不了家,可以将这一包包的生米煮熟了吃。第二天,陆龙暖谢过主人匆匆上路,终于六月初六这一天回到了家乡。夜里,乡亲们闻讯聚集到陆龙暖家问长问短,寒暄之时,陆龙暖想起苗族人家为他准备的那些生糯米包还有剩余,便投入锅中煮。因谈兴正浓,也不知多久后才想起锅里还煮着糯米包。待打开锅盖,满屋飘香,尝一口,“赖饥贡”(汉语:很好吃),于是,大家你一口,我一口,不一会便全部吃完了。以后每年六月六这一天,肇兴一带的侗家人便都要做这种糯米包,一是感谢那户苗族人家,二是感谢陆龙暖带回来这么好吃的食物,沿袭成俗,这种糯米包也就成了今天的粽粑。
侗族人过六月六十分热闹,一过就是几天,附近村寨的老人们利用节日联谊感情,姑娘小伙们则利用节日各自寻找自己的心上人。年轻人的活动有踩歌堂、侗族琵琶、牛腿琴伴唱、行歌坐月、打歌仗、跳多耶舞等等,其中打歌仗最是热闹。(文章选自《烟雨侗乡》)
 
土族花儿会
“花儿会”是土族传统节日,节日时间因地而异,主要的花儿会五峰山花儿会流行于青海互助一带,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于五峰山举行。五峰山坐落在互助县西垣,因山峰形状与人手五指相似而得名。五峰山翠峰青峦,雾披云裹,泉水潺潺,风景优美。每逢节日,方圆数百里的群众、成千上万的民间歌手和正在热恋之中的青年男女,从四面八方汇集到“花儿会”上,尽情地赛歌。
“花儿会”一般举行3天。比赛从每天清晨就开始,人们两人一对、三五人一伙地聚居在山头、坡下、河旁、林间互相对歌,看谁唱得好,看谁的歌儿美,歌儿多。唱得好听,自然会得到观众的称赞和褒奖;唱得不好,歌手们还会用歌儿嘲笑他。有些出名的歌手能从早唱到晚。花儿会还是城乡物资交流的盛会。
 
水族洗澡节
每年农历六月六这一天是水族的洗澡节,只有独山县温泉乡的居民有条件过。水族同胞从五、六十里地外赶到温泉乡的温泉洗澡,多则上万,少则数千,热闹非凡。这个节日流传着青年阿勤拾金不昧,关心乡亲治疙痨(疥疮)的故事。
 

在线速查
个性查询
配对查询